![]() |
(1)天人合一說
天、地、人合一是中國風水學的最高原則,它追求人與自然平衡發展,表達出人們繁衍生息、安居樂業的愿望。風水學認為“天人合一”、“天人感應”應是人類順從自然、保護自然,從而形成人與自然相互依賴、相互協調的良好關系。風水學中的“天人合一”來自于人們對自然山水及山川的欣賞和崇拜,其哲學基礎與中國古典園林講究的“天人合一”思想不謀而合。
中國古典園林以“天人合一”哲學觀念為主要創作原則,在結構布局、配置建筑、山水、植物上,竭力追求順應自然,著力顯示純自然的天成之美,模山范水成為中國造園藝術的最大特點之一,并在設計的過程中追求“源于自然高于自然”的理念。古典園林強調山水二因素的重要性,體現出人們對自然山川的崇敬,是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最佳體現。
(2)藏風得水說
“氣”是中國傳統哲學和風水理論的核心。風水經典論著《葬經》曰:“氣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。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不止,故謂之風水。風水之法得水為上,藏風次之。”由此可見,在選址時前有朝案圍拱,后有靠山屏障,左右有龍虎砂山環抱,出入循水口穿行,既要“背山面水,背陰抱陽”,且對去水口也有嚴格要求,最終要“藏水聚氣”,營造一個適宜的居住環境。
(3)形勢說
形勢說由風水流派之一的“形勢宗”發展而來,起初主要是講究巒頭形勢,尋求滿足“龍、砂、穴、水、向”的風水寶地。《皇帝宅經》云:“宅以形勢為身體”,可見將形勢說用在建筑設計創作中有著決定性的意義。形勢說規定:“百尺為形,千尺為勢”;“勢課遠觀,形需近察”;“形成勢來”;“駐遠勢以環形,聚巧形而展勢”等。這些理論概括性強,內涵豐富,不僅闡明了形勢說的概念和意義,而且還定量規定了“形”和“勢”在建筑設計和布局中的尺度基準。